创新融合接地气——林产工业“一展三会”亮点纷呈

导读:迪庆藏族自治洲,意为吉祥如意,这是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永恒、和平、宁静的地方。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此并流,迪庆州也成为运载生命和承载血脉的载体。迪庆藏族自治...

2018 首届中国西部林业产业博览会、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森林旅游交通分会成立大会暨旅游交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2018年12月14日至15日在成都成功举办。

云图片

此次在成都举办的“一展三会”具有鲜明的创新、融合、接地气等特点,“一展三会”的举办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原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在“一展三会”多次讲话中如此强调指出。此观点也得到了出席“一展三会”众多嘉宾、企业代表的一致认同。

据国家林业草原局科技司巡视员厉建祝介绍,国家林草局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意在坚持精准施策,努力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致力于打造行业创新平台,通过新产品鉴定、行业特色区域命名与共建、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林产工业类)评定等工作,在建设创新型林产工业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云图片

云图片

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中,披露了诸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

中国林科院木材所首席科学家于文吉,在他的主旨演讲中披露了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竹钢技术与产品。

云图片

据于文吉介绍,竹钢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是以我国丰富的竹材资源为原料,采用定向精细疏解等先进技术制造而成的一种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候性、高持续稳定性和高环保型的特点。竹钢的核心技术是竹材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的工艺,不用去芯去黄,竹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项技术我们国家完全掌握自主的知识产权,拥有成套的知识产权体系。

竹产业在这项技术的推动下,生产类似竹钢产品的企业已经超过30家,2018年产能达到20万立方米,2019年根据生产线的数量产能有可能再翻一倍。

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所长傅峰在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上介绍了“微波膨化木”技术与产品。据傅峰介绍,微波膨化木技术,为我国人工林木材提质利用和替代珍稀树种木材开辟了新途径,在实木地板和木制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黎云昆在其“我国林产工业技术创新”的主旨报告中,提出创新要围绕林业资源、市场、推进,重点领域推进,要结合木文化进行创新。

云图片

云图片

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主题对话会现场

云图片

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主题对话现场

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和旅游交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的嘉宾、企业代表在分享技术、产品创新成果的同时,还分享了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理念和经验。其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原总工程师肖小兵提出的,给予“战略创新”更多关注的建议,使与会嘉宾和企业代表深受启发。据肖小兵介绍,产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新的投资,新的项目的建设,这是企业战略创新层面的问题。新项目建设只看市场需求是不够的,要全面的看供需关系,要考虑产业的整体布局。

在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上,对2018年通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新产品鉴定的企业进行了授牌。

云图片

原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右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玉印(左一)2018年通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新产品鉴定的企业授牌

云图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巡视员厉建祝(右一)为2018年通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新产品鉴定的企业授牌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企业主体活力迸发,创新动力强劲;重大技术快速突破,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成果涌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玉印在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上表示说。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也表示,协会将继续发挥创新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发掘绿色创造力典型样本,促进林产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协会在“关于推进行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是,2030年,半数以上大中型企业实现依托物联网等现代手段组织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50%产品稳居全球价值链高端,实现资源全球整合、要素全球采购、产品全球定制。

云图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玉印在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

大会上致辞

云图片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主持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

大会

“融合、接地气”成为“一展三会”突出的特点之一。

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四个协会共同主办,其目的是,推进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和林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森林旅游交通分会成立大会暨旅游交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更是体现了交通运输与森林旅游产业融合,林业与交通的跨界融合。

云图片

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现场。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

秘书长王满主持会议

“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由四家协会联合召开,为竹木户外制品行业开了一个好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融合发展平台,非常接地气,对于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原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在对接会讲话中强调指出。

云图片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杨超介绍,保护地分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沙漠公园、种植资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17类。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保护地,超过了11029个,面积涵盖我国陆域面积的18%,海域现在是4.6%。自然保护地,对户外木竹制品的需求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地内建筑材料、科普教育教具、民用房屋建筑等方面的需求。今天这个对接会,企业、保护地方面、科研单位可以针对需求做进一步的探讨,同时企业可以把你们的设计、产品与保护地相结合、相融合。

云图片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刘亚文在致辞中表示,湿地保护的利用与发展需要大量的环保建筑材料,其中户外竹木制品因其环保、健康、稳定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在湿地保护地的建设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云图片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张希武也表示:依托绿水青山成长起来的竹木产业,为我国成为世界木制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做出积极贡献。竹木户外制品因其环保、健康、稳定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特点,恰好适合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设施和管护基础设施的需要,在自然保护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玉印在第二届中国林产工业创新大会致辞中也表示,林业与旅游、加工、富农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了生态林业、观光林业不断发展,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

云图片

中国竹产业协会秘书长孙正军在致辞中表示,要通过本次会议搭建的平台,积极参与林业产业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在技术创新、产业合作、政策对话、知识分享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江西省竹产业协会会长刘光胜在对接会对话环节中透露,目前全国有14个省是有竹资源的,有600多万农民从事竹产业,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对接,对脱贫致富、精准扶贫也非常重要。

云图片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主持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森林旅游交通分会

成立大会暨旅游交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

云图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玉印(右)为中国林产工业协会

森林旅游交通产业分会授牌

 “我国林业和草原系统首个跨界融合的行业协会组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森林旅游交通产业分会的诞生,可以调动起森林、旅游、交通,上下产业链条的互动融合,打通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界整合和共享共赢”。李玉印对林业与交通的跨界融合给予了很高的期望。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森林旅游与交通产业分会首任理事长张浩表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与交通设施的通达和运输服务提升密不可分。新成立的森林旅游交通产业分会,要在支持交通运输业与林业旅游,林业物流和林业保护等多方面、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在产品融合、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为大家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推动森林旅游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西河池市、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车集团、吉林森工、携程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在旅游交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围绕森林旅游与交通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做了深入、卓有成效的探索。

云图片

原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玉印、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满、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包建华等

领导和嘉宾在巡馆

首届中国西部林业产业博览会,是首次在省会城市举办林业及相关产业博览会。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展。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全球养生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关键词:
分享:
上一篇:UCloud 安全屋荣膺大奖,做智慧城市的“创新引擎” 下一篇:超级物种助力振兴乡村:汇通达坚持双脚粘泥,双手带土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